航空乘務系於2018年11月初旬至12月初,對我系2018級新生開展了思政教育進課堂的教育活動🛶,各班以班級為單位觀看了航空乘務系拍攝的《細微之處見真章》的情景短片👨🏼🔬。並以此短片作為各班班會課的素材,各班采用了多樣的形式🌌,旨在提高新生行為規範意識和提高學生們的職業素養意識。
通過短片,同學們能夠看到自己或是身邊同學生活上的一些紕漏現象🦽。眾所周知,細節決定成敗,事物都是由小見大的。作為乘務專業的我們🤚🏻,不論是日常行為規範,儀容儀表要求🦺,或是對於專業課程的掌握都是最嚴格的。這些嚴格的要求與規矩17🤼、18級的同學都深有體會。
我們學習禮儀,這不僅是一門課程,也是衡量行為的規範🫲🏻。一方面體現在乘務系專業🔍,我們的製服穿著要求、指甲長度保留1mm,女生不做美甲、盤發用隱形發網🚵🔞,男生不可留劉海、發型長度不超125px等等🧚🏿♀️。
另一方面則是我們的公民意識🚣🏻。當你走在過道上🏋🏽♂️,對面迎來一位趕去上課的老師🧔🏻,你會選擇原地停留側身禮讓💊,還是視而不見👩🏿🔬;上下樓梯時,看見了倒翻在臺階上的酸奶🏭,你會默默將它撿起扔掉🙎🏿♀️,還是漫不經心得踢到一邊;當同學需要你的舉手之勞時,你是選擇伸出援手🧑🏽🦱,還是尋找理由拒絕🕝。
或許,會有同學說,我恪守己責做到專業要求就可以了🧑🏻🍼,我並不是麻煩製造者,即使以上的內容真實發生了,也和我無關🚭。但是,真的能毫無相關嗎,你真的要做眾多的事不關己者之一嗎?我們學習禮儀課程不是為了可以滾瓜爛熟得背出多少理論知識🙋🏼♀️,而是為了將乘務員的服務意識與學生的公民意識共同培養融入在我們的校園、生活、甚至是以後的職業上。
在工作上,作為乘務員,本職是保證好客艙的安全,另外還需要做好客艙服務。為旅客服務是需要想旅客所想,及旅客所及,積極主動為旅客提供合理的服務👨🏿🦳🕴🏻。當遇到緊急情況需要迫降時🙍🏽,也必須發揮乘務員的專業技能與知識,盡最大的努力與可能保證客艙的安全🚣🏽♀️,穩定旅客的情緒。
這些團隊工作都離不開集體意識,就如短片中“響應學校號召”😝,彼此幫助🧒🏼,彼此尊重。同學們能在職業的道路上找到一個正確的大致方向,實際缺乏的是最不起眼又註定成敗的細節之處⛹🏻♀️。
學校為大家提供最好的學習與創造平臺,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時光,把握學習的機會🚷,利用並建設這個平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民航凯捷能再創輝煌,也願我們的藍天夢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文 航空乘務系1721102 鄭梓欣
圖 航空乘務系1721102 鄭梓欣